“五一”前夕,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成7个专项小组,均由厅领导带队,对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行拉网式调研检查,结果令人振奋:自2009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国家累计下达指标156.7万户,补助资金128.8亿元,省级配套资金14.49亿元,全省实际完成182.2万户,有效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经过对农村危房进行最后一轮排查,锁定存量1.89万户,目前开工率为95.24%、竣工率为76.72%,完全有信心6月底前全部完成任务。
农村危房改造不仅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头戏,也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省委、省政府着力攻坚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一件事关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性民生实事。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攻坚克难、勠力前行,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创新,让脱贫之路铺满鲜花
农村危房改造点多线长面广,如何在有限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如此巨大的系统工程?河南省不断加大工作创新力度,摸索总结高效办法。针对少数鳏寡孤独及无依无靠者,按照“老地方安置、老邻居凑对、老话题相处、老来乐有为”的思路,通过建设农村集体公租房、幸福大院等多种形式,兜底解决特困户住房安全,全省统建农村集体公租房112处、幸福大院477处,置换、租赁村内闲置农房3374处,修缮加固现有闲置公房43处,保障解决了8550户特困群众住房安全,同时达到了节约土地、改善环境以及农户之间相互照料、互助养老的效果,提升了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
自古被称为“守八百里伏牛之门户,扼秦楚交通之要津”的南阳市内乡县,创造性地采取长期租赁、置换、集中建幸福大院等方式,不仅使房屋质量有了保障,节约了补贴资金,还节省了大量土地,使规划设计更趋合理,有利于邻里亲情培养。
享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的平顶山市鲁山县,是八百里伏牛山的东大门,也是一个集深山区、水库淹没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的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长期以来,由于山多地少、经济落后,当地贫困发生率较高,农村危旧房屋存量较大,成为脱贫攻坚工作难点。近年来,鲁山县正视问题、直面矛盾,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长任第一指挥长的危房改造工作指挥部。全县设立六大战区,实行战区分工负责制,组建县、乡、村三级危房改造工作专班,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针对危房改造过程中建新不拆旧、搬迁不积极、危房住人难清出、安全隐患难消除等突出问题,鲁山县把危房改造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政策有效衔接,创新建设“一场四园”(停车场、游园、花园、果园、菜园)2456个,有效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在破解资金难题上,当地采取“打捆使用”等办法,设立危房改造奖补资金,使工作得到有效推进,真正落实了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标。
监管,让安居之梦更加踏实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住上了放心房!”经过改造,光山县泼陂河镇蔡围孜村研孜洼村民组李兴的房子,从年久失修的危房,变成了客厅、卧室、厨房和厕所样样齐全的新房。
地处大别山深处革命老区的信阳市,通过全覆盖、全流程、全方位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不仅极大改善了危房改造对象的生活环境,也使贫困山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既要住有所居,更要居有所安。河南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尹弘多次批示。为提高危房改造工程质量,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研究制定下发了《河南省农房建设基本技术要求》、《河南省农村危房改造(统建)工程质量检查办法》、《河南省农村危险房屋加固技术指南》、《河南省农村住房危险性鉴定技术指南》四个文件。去年以来,省级层面采取实地观摩、以会代训等方式培训1500余人次,全省培训业务骨干1130场次、6.3万余人次,培训技术专家和农村建筑工匠551场次、3.7万余人次。加强技术帮扶,河南省从建筑设计、施工等企业及科研单位抽调专家,组成技术服务团,对去年14个拟脱贫县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创新鉴定模式,全面推行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集中组织鉴定或由政府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鉴定,实现四类重点对象鉴定全覆盖,鉴定结果全部挂牌。去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扶贫办在信阳市召开全国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了当地危房鉴定和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成果。
淮滨县素有“鱼米之乡”美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县。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淮河洪涝灾害影响,农民建房意识落后,当地农村危房存量较大。为此,淮滨县坚持把危房改造作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重中之重,超前谋划、自我加压,全面打响农村危房“清零”攻坚战,由县委、县政府扛稳担牢抓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工作。
加强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坚持日通报、周小结、月推进,及时了解工作进度、查找解决问题,结合县情实际,将住房保障作为主攻方向,聚焦“早、全、实、严”四个字,下足绣花功夫,做实精准文章,及时与扶贫、民政、残联逐户对接并用大数据比对,组织各乡镇小片区长带领相关责任人,对所有贫困户、非贫困户中的边缘户开展走访活动,重点聚焦危房改造政策落实情况,锁定四类重点对象,为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顺利收官打下坚实基础。
宣传,让好政策家喻户晓
为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率,按照农民看得懂、易操作的理念,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河南省农村房屋安全常见知识宣传册》、《河南省农村房屋安全宣传挂图》20多万册,发放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发放政策明白卡、宣传册223万张(册),制作宣传条幅4万余条、宣传展板2万余块,采用各类视频宣传1.2万余次,设计制作了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册和动漫视频,通过网站、微信等形式推送,显著增强了宣传效果。
伏牛山深处的南阳市南召县针对“子女住高楼、父母住危房”现象,在全县范围内敦促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开展“我孝老我自豪,我守法人人夸”活动,采取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方式,选树先进典型,营造“你建房、我养老”的浓厚氛围,推动文明创建与危房改造双丰收。
作风,在“上山下乡”中转变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全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工作会议上,王国生要求,越是最后关头,越要增强敬畏之心,坚决防止松劲懈怠、消极厌战、盲目乐观、侥幸闯关等思想,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尹弘要求,扎实抓好问题整改,针对各项报告中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举一反三进行整改,把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专项巡视“回头看”问题整改和脱贫攻坚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具体部署,逐项对账销号,坚决防止问题整改走过场。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结合迎接全省巡视整改工作验收契机,把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有机结合,在全省深入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行作风问题台账月报和典型线索移交制度。
畅通投诉渠道,该厅在门户网站开通在线举报平台,公布举报电话邮箱,对群众举报投诉反映的问题,及时交办、快查快办,提升贫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为做好全面排查整改,河南省研究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对截至2019年年底已实施危房改造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工程质量开展“回头看”,排查出危房改造质量标准不高、建新未拆旧、政策宣传不到位、住房鉴定不及时等问题,目前已全部整改。
三门峡市卢氏县是全省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之一,也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的深山区县,“一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多则三五户,少则一两家”是当地群众居住情况的真实写照。卢氏县委、县政府为破解全县土坯房多、危房多的难题,面对资金紧张、山区施工难度大等困难,不等不靠、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作为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民生福祉的头等大事。在危房改造实施过程中,农户诉求多种多样,条件千差万别,情况异常复杂。卢氏县结合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不搞“一 刀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大拆大建,既保障住房安全,又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为从根本上摸清底数,卢氏县组织8000余名扶贫干部,在全县开展“大排查、大整改,补短板、强基础”活动,采取拉网排查方式,确定危房存量,危房改造工作受到了国务院督察激励。
正带队在南阳市督导调研的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厅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新怀一路走来感触颇深:河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基数大、任务重、时间紧、标准高,按时按期保质保量抓好危房清零,既是对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一次政治考核,也是一次作风检验。近期,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领导班子成员将对全省18个省辖市农村危房改造和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分包指导,重点围绕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反馈问题整改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新版信息系统录入等重点难点工作展开。厅领导班子成员下沉一线调研督导,目的就是要传导压力、现场解难,教思想、教方法,真正使大家“眼里有任务、胸中有全局、肩上有责任、手中有戒尺、脚下有情怀”,切实把“以人民为核心”理念贯穿到扎扎实实的工作中,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